各学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和专业实验室的功能,加大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放力度,加强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务处(藕舫学院)、研究生院等相关教学单位等部门的支持下,拟招收地面气象观测实验班(“观云测天”实践计划)核心成员。为期一年的学习实践结束后,综合测评合格者,可获得2个学分,按《地面气象观测当班实习》选修课程计入学生成绩档案,同时授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观云测天”实践计划证书。现将开班报名选拔工作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报名对象
在校全日制大气科学、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动画、影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二年级及以上)及研究生,拟招收核心成员60人。
2.选拔条件
(1)学习勤奋,基础扎实,成绩优良,主干课无不及格;
(2)思维敏捷,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
(3)能吃苦耐劳,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
(4)具有一定的地面气象观测、大气探测技术和气象业务基础者优先;
(5)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电子设计、单片机开发等项目经验者优先;
(6)具有动画设计、播音主持、影视编导等经验者优先。
3. 选拔流程
(1)学生自愿报名,进行面试(面试时间在报名截止后另行通知);
(2)对拟接纳成员名单进行公示。
4. 报名时间及方式
12月20日16:00前,在“学科竞赛管理系统”(https://sjjx.vpn.nuist.edu.cn/xkjs/Index.aspx)(用户名是学号;初始密码是身 份 证 后六位@nuist,或者学号@nuist)→选择“2020-2021学年地面气象观测实验班(“观云测天”实践计划)”报名→填写联系方式等。注:面试时请携带打印的个人电子报名表(附照片)
研究生院、滨江学院的学生如需报名可下载个人电子报名表,填写报名表后打印交至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探基地)104室。联系人:吴老师;电话:18795803392。
5. 教学安排
“观云测天”实践教学以集中培训(32学时)和当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上课时间:
集中培训:春季学期第4周-16周,每周1-2次;
当班实习: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
(2)上课和实习地点: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探基地)。
(3)集中培训内容:
主题 | 内容概要 | 学时 | |
探测基地仪器介绍 | 到场地熟悉各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各仪器的使用、观测记录方法及日常仪器的维护。 | 6 | |
地面气象电码 | 掌握重要天气报和天气现象电码的编发规定。 | 4 | |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应用 | 软件的安装过程,熟悉台站参数的设置方法,掌握观测编报、数据维护及处理方法,熟悉数据的采集、查询及数据的传输。 | 6 | |
自动站仪器设备的安装(气象六要素) |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仪器的接线、连通,使仪器正常工作。 | 4 | |
地面气象台站日常观测任务及观测流程 | 按照“一般站”的要求,实施地面气象观测实习及业务值班制度,在实践中进行指导。 | 12 | |
注:每次课均包含“云、能、天”等目测项目的观测练习。 |
(4)当班实习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或承担观测业务系统管理、气象仪器日常维护、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气象探测仪器开发、气象科普作品设计、气象影视作品设计等工作。
附件1:地面气象观测实验班(“观云测天”实践计划)个人电子报名表.doc
附件2:“地面气象观测实验班”教学实施方案及成绩评定办法.doc
教务处(藕舫学院) 研究生院 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2020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