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军委后期保障部工作安排,2021年度选取部分军队后勤可以项目,面向社会、地方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开放研究,通告如下:
一、开放研究项目
共61项,见附件1。项目性能指标等内容,可携带单位保密资质复印件赴项目受理办公室登记领取。
二、申报单位资质标准
(一)项目申报单位需具备以下资质条件
1.依法注册,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通过军队、国家或者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并且有效;
3.非外国独资、合资、控股、参股企业;
4.具有相应的保密资质;
5. 财务状况和银行信用、履约信誉良好;
6.既往业绩稳定良好;
7.具备相应的产品研发和检测试验能力;
8.售后服务体系完备。
两个以上单位联合申报同一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必须具备完成项目主体内容研究的条件和能力,联合申报单位也需满足以上资质要求。
(二)项目申报人要求
申报人必须是单位的正式员工,至通告发布之日,劳动合同签订时间已满6个月以上,且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限1人),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申报重大项目必须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具有相近项目研究经历,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同年申报及负责的后勤开放在研项目不超过2项。
另外,同一法人单位申报本年度项目时要求∶未牵头承担项目的单位申报数量不超过5项;牵头承担项目数量在 2 项之内( 含 2项)且未鉴定的单位申报数量不超过 2 项,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超过2 项且未鉴定的单位不予申报(含联合申报)。军队审计巡视纪检等指出存在问题隐患的,或因自身原因申请终止或取消的相关后勤科研项目承研单位,原则上不得申请相同专业类似项目。已列入军队采购等违规处罚公告、相关黑名单的单位,不得申请年度新上项目。
三、项目申报程序
一是资质提交与项目咨询。7 月 19日前,有申报项目意向的单位需提交由法人代表签名并加盖公章的《承研单位资质调查表》(附件 2),另附《申报单位资质证明材料》。同时,各单位可对通告中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和主要性能指标等提出疑问,提交 《军队后勤开放研究项目咨询表》(附件 3),无申报意向的单位疑问不予受理。同时可依据公告的项目名称和研究内容,进行选题论证并做好申报准备。
二是公开答疑与资质审核。7月26 日前,对各单位资质和咨询问题梳理汇总后,组织专家审核资质并研究解答,将书面答疑和资质审核结果统一在国家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发布。
三是材料申报。8月4日前,通过资质审核的单位提交《后勤科研项目立项论证报告》(附件 4)。论证报告应涵盖发布目录条目的全部研究目的、内容、指标和要求,不允许针对部分研究内容进行申报。
四是立项评审。8月15日前,对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评审。具体评审方式视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四、申报材料要求
(一)7月19日前提交材料
1.《承研单位资质调查表》纸质 1份(A4 纸双面黑白打印),加盖申报单位公章。联合申报项目的相关单位,均须提供并按单位装订,扫描后按要求上传至后勤开放研究项目申报单位信息采集软件;
2.《申报单位资质证明材料》电子版扫描件,包括∶ 单位法人证书(营业执照)、保密资质证书、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加盖申报单位公章,扫描后按要求上传后勤开放研究项目申报单位信息采集软件。联合申报项目的相关单位均须提供;
3.《军队后勤开放研究项目咨询表》纸质 1份(A4 纸双面黑白打印),加盖单位公章。如有问题咨询可提交,非必须;
4.光盘 1份,包含填写完成的后勤开放研究项目申报单位信息采集软件和软件导出的上报数据包电子文件。
(二)8月4日前提交材料
1.《后勤科研项目立项论证报告》纸质 2份(A4 纸双面打印),其中,1 份为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完整版(联合申报项目的相关单位均须盖章),1份为屏蔽本单位和人员相关信息的盲评版。
2.光盘 1份,包括《后勤科研项目立项论证报告》完整版和匿名版电子文件各1 份,汇报 PPT(不超过 8 分钟),须使用 军队后勤科研立项申报软件填报信息后上报导出的电子数据。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以上明确的时间、形式和相关要求,汇总本单位申报材料,以单位名义采取邮寄方式提交。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以邮件签收时间为准,时间逾期的或同一单位未汇总提交材料(多个项目分头零散提交)的一律不予受理。
邮寄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丰体南路2 号 2021 年军队后勤科研项目受理办公室,
联系人∶黄龙,010-66371617,13269593312;陈今茂,010-66371611, 13910356625。
五、关于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事项请联系国防军工科研处(行政楼402)。
联系人:李秦 电话: 58731524
附件3:军队后勤开放研究科研项目咨询表(模板).xlsx .xlsx
科技处军工处
202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