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学校防控组《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苏校防组〔2022〕3 号)和学校有关新学期开学工作要求,为扎实做好春季学期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维护教学平稳运行,现将新学期开学初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新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及总体要求
(一)教学工作安排
本科生部分:
教学活动按照教学日历和课表进行。本部学生开学后第1-2周实施线上教学,第3周开始恢复线下教学。金牛湖园区联合培养学生从第1周开始直接实施线下教学。如疫情形势变化或上级要求调整,将提前另行通知。
1.理论课程教学安排。原则上所有理论课程第1-2周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授课,任课教师务必按照课表排定的时间,利用南信大教育在线、中国大学慕课等教学平台因地制宜、因院制宜、因课制宜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2.实验课程教学安排。实验类课程任课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后3周内完成实验课程预约填报工作,第4周开始线下实验教学活动。在确保防疫和实习安全的前提下,毕业实习按原计划进行,其它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原则上从第3周开始,并按照国家、学校疫情防控各项要求有序开展。
3.本科通识课程教学安排。全校通识课程按照原定时间在第2周开始上课。网络通识课程上课方式不变,原线下课程、线下线上混合通识课程上课方式为第2周线上教学、第3周开始恢复线下教学。通识课程的课表将在第1周学生选课结束后另行公布。
4.学生选课工作。学生按照《关于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生选课工作的通知》要求和时间节点,登录教务系统完成选课。各类课程选课时间如下:
通识教育课:初选时间为2022年1月24日9:00-2月21日9:00,初选结果公布时间为2月22日,补选/退选时间为22日10:00至3月4日16:00。
选修课:补选/退选时间为2022年1月24日9:00-3月7日9:00。教务处将分别在2月20日、2月25日(周五)和3月4日(周五)公布因选课人数不足而停开的选修课程清单,学生可根据情况及时补选其他选修课程。
必修课:根据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生可选择修读其他专业的必修课,延长学习年限、留级、复学的学生应退选已修读且获得学分的必修课。学生应在3月7日9:00前自行在教务系统里完成必修课的选课和退课。
5.学生补考、缓考工作。公共课补考、缓考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按原计划整体延后一周进行,考试当天的时间和地点不变。专业课的补考、缓考由学院组织,原则上在3月12日前完成。
研究生部分:
教学活动按照教学日历和课表进行,开学后第1-2周实施线上教学,第3周开始恢复线下教学。
1.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安排
所有非实习实践类的研究生课程第1-2周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授课,任课教师务必按照课表排定的时间(课表详见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教在线”(简称“南信大研教在线”,网址:https://yjsnuist.yuketang.cn/)、南信大教育在线等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2.研究生科研指导工作
开学前后,研究生导师合理布置学习和科研任务,利用网络平台和工具定期开展科研指导和线上组会,做到科研指导“不断线”;研究生通过学校VPN系统远程连接图书馆电子数据库获取电子文献资源,按照导师要求主动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研究生赴校外单位实践教学暂不安排。
3.研究生补考工作
研究生补考工作原则上在开学后一月内完成,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安排,开学后一周内(3月1日前)将学院补考安排上报研究生院培养办。
(二)线上教学路径
线上教学包括课前建课和教学资源准备、课上线上教学组织和实施、课后布置学习要求和开展自主复习等一系列过程。
1.建课和教学资源准备。任课教师于2月17日前完成建课及线上教学资源准备。原则上课程均须在“南信大教育在线”平台(学习通)建课,教学资源至少包含教学课件、作业、测验等。此外,任课教师应尽可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语音、教学图片、教学文本资料等其他各类资源;要有自身独有的特色教学资源,同时可积极选用相同或相近优质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为线上教学质量提供充足的支撑和保障;也可根据需要将常态化录播资源上传到线上课程。基于“南信大教育在线”平台进行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操作方法详见附件3。“南信大教育在线”学生使用指南见附件4。已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运行的在线开放课程,本学期可继续开课建慕课堂或SPOC。
所有研究生师生均可以通过“南信大研教在线”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活动。研究生院将在开学前提前将本学期开设的所有研究生课程导入该系统。基于“南信大研教在线”平台进行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操作方法详见附件5。“南信大研教在线”学生使用指南见附件6。
2.授课平台和试运行。任课教师应提前熟悉 “南信大教育在线”、“南信大研教在线”教学平台的基本教学功能。以本科教务系统及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选课学生名单为准,检查核对线上课程的学生名单,确保不漏一人。线上授课时,在充分利用学习平台功能的基础上,也可采用其他授课工具,多种方式综合应用,发挥各自优势。至少提前一天组织学生做好线上教学试运行测试,确保正式开课后线上教学平稳有序。
3.教学过程实施。任课教师以周或节次为单位提出学习要求,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综合选用授课工具,开展适宜的线上教学活动。上课时间,教师全程在线开展教学活动,在线发布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资源,布置作业、测验,答疑解惑、互动交流等。当周的其他时间教师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和提出学习要求等方式巩固教学效果。
4.强化交互和课后学习。线上教学应充分利用平台交互工具,如签到、作业、测验、讨论等,加强教学过程的师生交互,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积累线上和混合教学数据。原则上要求每次课堂都有交互。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后自主复习和预习。
(三)教学总体要求
1.精心准备。任课教师应充分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完善线上教学材料和资源,要准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线上教学方式或路径,在与学生联系沟通后选择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或路径。同时做好线上教学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科学把握教学进度,谋划教学模式平稳转换方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2.有序实施。任课教师必须按照课表排定的时间开展教学,不得擅自调整上课时间,并严格遵守学校教学时间安排,不得缩短或延长教学时间。恢复线下教学后,师生应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本学期继续实施上午3-4节课错峰下课制度,具体安排是:
线上教学期间:
2018、2019级:上下课时间10:10—11:40
2020级:上下课时间10:10—11:50
2021级:上下课时间10:10—12:00
线下教学期间:
第1-2层楼(含负一楼):上下课时间10:10—11:40
第3-4层楼:上下课时间10:10—11:50
第5层楼及以上:上下课时间10:10—12:00
3.规范运行。任课教师严格遵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规范课堂教学秩序的规定》,规范线上线下教学行为,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站稳立场,站好讲台,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使用方面法律法规,严禁在课堂上发表损害国家声誉、违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论,杜绝有悖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行为。
4.确保质量。任课教师应按照课程大纲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加强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在首次开课之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课堂纪律、学习要求和考核方式等,加强课堂管理和学生考勤。要及时加强与学生的教学效果交流反馈,完善授课方式,丰富课程资源,高质量完成本学期课程教学任务。
二、工作要求
1.各学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落实落细新学期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各项工作要求,通知任课教师核查本人课表,指导、检查各门课程教学准备情况,确保新学期教学活动平稳有序开展。两周线上教学过渡期过后,如任课教师因疫情防控需要且被批准不能按期返校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应及时采取调整教学方式、安排其他教师临时承担其教学任务等方式,保证所有课程按计划组织实施,并向教务处报备。各学院于2月18日前将本院《本科生线上教学课程及平台使用情况表》(附件1)报教务处,《研究生线上教学课程及平台使用情况表》(附件2)报研究生院培养办。
2.各学院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秩序检查,了解教学运行状况和教学效果。同时要加强对因疫情防控被批准暂缓返校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帮扶,确保学生学习不掉队。如有(无则无需填报)请于3月3日前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因疫情防控不能按时返校学生统计表》报教务科。学校将通过可视化录播系统实时听课、南信大教育在线平台课后点播、任课教师辅导等方式保障学生在线下教学期间能正常同步学习。
3.学校有关部门做好各教学场所(含实验中心)和设备保洁消杀、黑板擦粉笔更换、电器电灯维修、多媒体设备(仪器设备)检查、电铃校对、教室课表张贴、实验器材校核以及仪器仪表的调试等工作,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教学场所管理和清洁消毒,定期通风换气,为恢复线下正常教学营造卫生、安全的环境,保障教学有序开展。在线上教学期间,保障校园网络正常使用。
4.积极参加线上教学培训。为促进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务处将于开学前组织线上教学培训活动,具体培训安排另行通知。
5.恢复线下教学后,任课教师应在上课前15分钟到达教室刷教工卡开启多媒体设备。若遇刷卡异常情况,请及时联系协助解决,明德楼58731248,文德楼58731534(南区)/58695602(北区),滨江楼58235980、揽江楼58699920。金牛湖园区智慧教室管理办公室0550-7798194。
附件:
教务处 研究生院
2022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