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巩固和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丰富研究生学术活动,增加学术沟通渠道,430日,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举办首届“北辰星”论坛,并邀请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沈渭寿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胡振琪教授,《测绘科学》编辑邓国臣老师,《遥感学报》 编辑部主任闫珺老师,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彭认灿教授为同学们做报告。按照防控疫情要求,本期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由遥测院副院长谢涛教授主持,近百名遥测院师生线上线下参会。

论坛开始后,遥测院院长童旭东教授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了感谢和热烈欢迎。首先,沈渭寿研究员聚焦高原高海拔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将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理论应用于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形成一套完整的高寒高海拔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方法体系,值得在高原高寒地区进一步推广。被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选为2020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件大事”。

胡振琪教授从测绘科学与生态修复的关系开始讲起,由浅入深的介绍了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拥有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从生态损伤监测诊断,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和生态修复工程质量监管方面深入介绍了测绘科学在生态修复中的关键作用,胡振琪教授运用大量的实例应用和成果展示了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列举了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同学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报告。

邓国臣老师从期刊编辑的角度与同学们交流了测绘论文写作,提出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建议,指出结果应该是客观真实的实验结果,应避免无针对性、逻辑混乱、没有讨论及内容通用等。闫珺主任以一篇《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学术诚信常见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为同学们梳理出科技论文从投稿、审稿到发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学术诚信常见问题。针对作者的一些认知误区和写作困惑,从期刊角度给出防范策略和建议,帮助青年作者树立写作自信、培养良好的科技论文写作观。

彭认灿教授针对当前无法在陌生、复杂海域为船舶航行提供充分海洋地理信息保障,极易造成碰撞、触礁和搁浅等事故这一现实问题,在梳理船舶航行海洋地理信息保障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船舶航行基态、新态和瞬态海洋地理信息保障的概念及三态融合海洋地理信息保障的基本构想,分析了船舶航行三态融合海洋地理信息保障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开展本构想研究的初步结论。

纵观整场报告,老师与学生们的反响非常热烈,在报告间隙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各专家都耐心细致的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并与学院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以“交流信息、开阔视野、掌握新知识”为目标,开展了一场有思想,有深度的学术论坛,彰显了遥测人的求知精神,富有浓郁的科研韵味。本次“北辰星”论坛不仅在学院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加广大研究生的创新热情,更加深研究生对学科的探索和交流,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开启新一代遥测人的新征程。

论坛现场